图书介绍
转型背景下城市新区居住空间规划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承慧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2627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转型背景下城市新区居住空间规划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绪论1
0.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
0.2研究对象的界定2
0.2.1关于居住空间的概念2
0.2.2“城市新区”的界定3
0.2.3城市新区居住空间5
0.3研究思路5
0.4篇章结构7
1重要研究进展8
1.1功能研究8
1.1.1居住空间格局8
1.1.2公共设施配套11
1.1.3居住空间形态13
1.1.4微观环境品质14
1.2社会性研究16
1.2.1居住空间分异17
1.2.2社区发展与城市规划22
1.3制度研究25
1.3.1作为社会政策的住房制度26
1.3.2.影响居住空间格局的制度和机制28
本章小结29
2国外城市居住空间扩展的历史实践与借鉴31
2.1美国31
2.1.1城市化进程与居住空间发展概述31
2.1.2美国郊区居住空间发展的四个阶段33
2.2英国38
2.2.1城市化进程与居住空间发展概述38
2.2.2英国居住空间扩展的四个阶段39
2.3日本44
2.3.1城市发展与相关政策概况44
2.3.2新城居住空间发展的几个阶段45
2.4新加坡49
2.4.1城市发展与相关政策概况49
2.4.2新城居住空间建设的几个阶段50
2.5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新城建设对比分析与借鉴55
2.5.1对比分析55
2.5.2思考借鉴57
本章小结58
3国内城市新区居住空间建设的历史演进—以南京为例59
3.1以南京为例详解1980年代以来城市居住空间建设历程59
3.1.1 1980年代—以老城建设为主,老城周边始有蔓延式发展;住区规划建设以实用为主60
3.1.2 1990年代—老城建设持续增强,同时城市建设开始跳出老城、走向主城和都市圈;住区规划建设质量开始不断提高61
3.1.3 2000年以来—实施“一疏散三集中”战略,重点建设“一城三区”;住区规划建设经历了从“普遍高档化”到“兼顾保障性住房”的过程64
3.1.4总体趋势69
3.2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新区与城市整体发展的关联性70
3.2.1经济全球化下的城市产业70
3.2.2城市化进程下的城市人口71
3.2.3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调整72
3.3推动新区居住空间发展的综合因素73
3.3.1制度因素73
3.3.2经济因素74
3.3.3技术因素75
3.3.4居民择居因素76
3.4新区居住空间发展的阶段特征76
3.4.1 1980—1990年起步阶段—老城周边蔓延式发展76
3.4.2 1990—2000年初期发展—沿线+优势地段发展形态的呈现77
3.4.3 2000—2005年迅速成长—外延轴向拓展趋势的凸显+集中的大型板块迅速成长78
3.4.4 2005年—未来内涵型发展—多核组团式结构的强化+和谐居住空间的构建79
本章小结80
4成绩与问题:城市新区居住空间建设实态评析—对功能和社会性的检讨81
4.1城市新区居住空间功能评析81
4.1.1居住空间格局81
4.1.2公共设施配套85
4.1.3居住空间形态90
4.1.4微观环境品质92
4.2城市新区居住空间社会性评析99
4.2.1新区社会空间结构总体发展走势99
4.2.2对低收入者生存与就业支持的差异性100
4.2.3四类值得关注的居住社会空间101
4.3城市规划效用分析114
4.3.1针对新区居住空间功能的城市规划效用114
4.3.2针对新区居住空间社会性的城市规划效用115
本章小结116
5形势与挑战:转型期城市新区居住空间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118
5.1转型期宏观背景下的新区发展形势分析118
5.1.1转型期宏观背景118
5.1.2新区发展形势分析119
5.2转型期住房制度及政策环境121
5.2.1住房政策发展的历史回溯121
5.2.2房地产业的转型122
5.2.3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转型123
5.2.4相关政策的负面效应与解决可能124
5.3转型期居住观125
5.4制度环境影响下城市新区居住空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126
5.5城市新区居住空间发展的新挑战127
本章小结129
6规划应对之一—机制的优化和城市规划行动能力的拓展131
6.1来自英国都市村庄项目的借鉴131
6.1.1英国都市村庄规划概念发展概况131
6.1.2都市村庄概念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134
6.1.3都市村庄概念对我国居住空间规划的借鉴意义134
6.2国内新区居住空间开发建设机制分析135
6.2.1新区开发建设组织机制135
6.2.2新区房地产开发推动机制138
6.2.3新区居住空间建设规划机制144
6.3城市规划行动能力的评价与拓展147
6.3.1规划行动主体148
6.3.2规划行动领域149
6.3.3规划行动能力150
6.3.4新区居住空间开发建设机制优化150
本章小结151
7规划应对之二—体系的完善与居住空间发展的多层次控制152
7.1宏观层次的城市新区居住空间发展策略152
7.1.1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居住空间体系152
7.1.2基于动态指引和联动发展的城市新区居住空间发展地段建设战略与发展计划154
7.2中观层次的城市新区居住空间规划与设计组织159
7.2.1加强住区公共设施建设的规划适应性研究159
7.2.2通过规划设计组织兼顾整体控制与特色生成161
7.2.3通过动态跟踪研究适时调整发展策略163
7.3微观层次的规划设计理念创新164
7.3.1经营理念164
7.3.2生态理念165
7.3.3场所理念167
7.3.4集约理念170
本章小结173
8规划应对之三—跨越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规划174
8.1国外及香港相关实践的启示174
8.1.1美国1930年代—1960年代公共住房计划174
8.1.2法国巴黎郊区移民聚居区175
8.1.3瑞典1990年代后期新住房政策175
8.1.4美国1990年代以来社区驱动的可支付住宅建设176
8.1.5香港天水围与沙田两个新市镇的对比177
8.2完善保障性住房规划的制度建议178
8.2.1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项规划179
8.2.2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的组织制度180
8.2.3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的配合机制180
8.3城市新区保障性住房规划—跨越多层次的规划181
8.3.1规划目标及与规划各层次的关系181
8.3.2总体层面—保障性住房建设量测算与选址研究182
8.3.3中观层面—保障性住房布局规划187
8.3.4微观层面—设计组织与针对性设计189
本章小结193
9规划应对之四—基于多维研究的物质空间形态规划194
9.1邻里模式的相关评论194
9.1.1邻里与邻里情结194
9.1.2邻里情结批判197
9.2规划理念和规划体系198
9.2.1规划理念198
9.2.2规划体系199
9.3作为物质空间规划之基础的多维研究200
9.3.1路网模式200
9.3.2开发强度202
9.3.3空间特色203
9.3.4持续生长205
9.3.5公共设施206
本章小结207
结语208
参考文献210
热门推荐
- 959070.html
- 1789962.html
- 1010501.html
- 1154537.html
- 324203.html
- 2751306.html
- 6462.html
- 1581668.html
- 2755950.html
- 528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84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3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2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3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8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0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9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8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0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7748.html